陕西县域经济网首页 | 网站地图
在线展览

法书精赏宋 吴琚 行书蔡襄《访陈处士》七言绝句

日期:2016-06-12 16:38:07        

\
  吴琚《七言绝句》又称《行书蔡襄七言绝句》。是吴琚少数墨迹之一,《七言绝句》诗文出自蔡襄《访陈处士》,它是吴琚存世唯一一件大字行书挂轴之作,也是现在所见最早的一件挂轴条幅形式的书迹。可能原为书法屏风的一部分,诗与书巧妙结合且意境幽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上面没有署款,只鈐“云壑书印”一印,有学者认為可能是一组书屏之一。大字书轴适於悬挂欣赏,重在行气连贯与左右上下字的呼应,吴琚此轴笔势较一般小字快速而强劲,结字紧密,以倾侧取势,上下字相映带,更为强调米芾行书的特色,同时代的陆游(1125-1209)与范成大(1126-1193)都有类似风格,可见一时风气,《宋元学案》提到范成大、陆游与吴琚“引為师友”,因此也可能在书法上互相影响。

\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吴云壑》云“公无他嗜好,居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尤爱古梅,日临钟王帖以为课。非其所心交者,迹不至此”。贵戚悠哉优哉的生活使吴琚下意识地侧重于米芾书法中温润雅致的书风追求,这是非常自然的结果。应该说,米芾书法用笔中的八面出锋、神出鬼没的优点后人多不能及,但吴琚却是把握的很好,就个性方面来讲吴是欠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可悲的,但实际情况是吴琚不仅忆史留名,并有佳作传世,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容易的事。喜欢米芾书法的人在欣赏吴琚书法时竟也体验到了米芾的风采,这其实就是吴琚书法成功的重要一面。

\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赠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南宋乾道(1165年—1173年)年间,追谥忠惠,故称“蔡忠惠”。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有《蔡忠惠公全集》。
       释文: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吴琚性淡泊好古,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擅正、草,工行书,极似米芾,而自有峻峭气格。《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六大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后人认为南宋著名书法家中,得米襄阳笔墨神韵者,应首推吴琚。

\

\
 
(编辑:崔宝)

精华推荐

热门推荐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邮编:712000 客服热线:029-33698812 15929246999 广告热线:13038551909
  备案号:陕ICP备10002271号 广告代理:陕西慧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电子邮箱:shanxixianyu@163.com 
技术支持:陕西万博